当前位置: 首页 > 政民互动 > 建议选登

关于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建议

日期:2024-06-18 来源:市委市政府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
【字体:

    一座城市的活力大小、发展动能是否强劲,企业发展现状及对政府公信力的评价就最有说服力。企业的发展不仅与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有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部经营环境,其中最重要的是营商环境。近年来从财政、金融、科技创新、“多证合一”等方面的助力发展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企业经营提供了很多的便利条件,但是仍存在一些需要持续改进的问题:一是有些政府职能部门在对接国际先进理念和通行规则上滞后,在制定相关政策上偏离企业发展现状,在政务服务上还存在一次性告知不全,在涉企执法检查工作中,存在多头重复检查、重复执法、过度执法、人情执法、趋利逐利执法、选择执法等问题;二是在执法中自由裁量权过大、以罚代管现象严重、重罚款轻监管的等问题较为突出,有些“特殊行业、重点领域”监管执法肆意加码,部分情况搞“一刀切”,有些在活着边缘的企业直接就被处罚消失了,严重干扰了营商环境发展。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几点建议仅供决策参考。

1、提升政府职能部门业务能力。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该给企业的给企业,该压缩的压缩,该简化的简化,真正给企业营造一个宽松充满活力的发展空间,杜绝多部门执法、重复执法情况。

2、强化政府基层部门服务理念。目前,营商环境建设工作普遍存在上热下冷、落实力度层层衰减的现象,另外,各部门推进落实不均衡,个别职能部门在处理企业诉求时,对政府出台的政策理解及应用程度不够,存在个人传统观念认知的偏差,让企业一件小事跑几趟,影响工作效率。

3、在制定相关政策时要以企业发展现实为基础。政府相关部门要利用好行业协会等行业专家,为制定政策出谋划策,从企业可持续发展为立足点,既推动发展又不失监管,尽量简化申请、申报、备案、审批等手续,尽量压缩审批时限,最大限度减少前置审批事项。

4、建立“职能部门领导服务月”机制。集中接待,快捷打通企业解决问题的渠道,让企业发展问题不积压、不叠加,及时转办、跟进、对标,以减少新官不理旧账的历史问题发生。

5、提升政府诚信度增强政府公信力。在政府层面,有少数部门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做出的承诺,最后因为历史、资源等种种原因无法兑现,给招商引资项目造成了种种无法落地的坎,严重的影响了政府形象,个别还存在政府拖欠民营企业欠款问题。同时,针对个别不讲诚信、不求长足发展、只求占用资源、捞取政府补贴的企业,要加强项目审批监管力度,以免给地方留下一堆历史问题。

6、构建完整的综合服务体系。政府相关部门在为企业提供咨询、企业培训、引才引智、法律服务、金融服务等服务中,搭建社会中介服务机构的链条,增强公益性和权威性,精准服务,促进企业合规经营发展。

7、建立企业案件汇报直通车制度。当企业发生重大典型案件,应由工商联企业维权部门代表企业直接向政府相关领导当面汇报,必要时可邀请公、检、法等司法部门共同研究分析案情,寻求解决方案,最大限度保护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与维护企业家合法权益。

8、执法部门要严格规范涉企执法检查行为。确保执法行为法有据、执法合法有效。规范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审慎采取查封、扣押和限制生产、停产整治措施,不得限制和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

9、执法部门要充分运用柔性执法手段。执法部门做到执法规范、裁量公正、处罚公平,让企业和员工在具体执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坚持执法检查是推动企业规范经营的原则灵活运用说服教育、行政指导、行政约谈、提醒告诫等柔性执法手段,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干预,刚柔并济提升执法效果。

10、对民营企业建立首次容错机制。对企业首次产生的轻微违法行为,在企业整改并作出守法承诺后,不予行政处罚让执法更有温度同时建立困难企业罚款暂缓缴纳机制,因特殊情况而不能按时缴纳罚款的困难企业,经申请后可以暂缓或分期缴纳罚款,从而缓解企业实际困难

11、要处理好执法与服务的关系执法与服务有机统一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发展。行政执法检查过程中应邀请第三方专业机构介入,在专业行业及特殊行业领域的执法检查中,利用第三方专业性的检查、评价、结论助力执法检查的合规、合法性,从而更彰显行业的公平性。

人:陈国会

别:工商联

务:省政协委员、市工商联副主席

联系方式:13009888899

来源:市委市政府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

撰稿:赵晓斐

校对:姜锡峰

一审:赵晓斐

二审:姜锡峰

三审:袁青

相关附件:

相关文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智能问答机器人
×
客户端
手机版
牡丹江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