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为庆祝即将到来的端午节,音舞诗画齐上阵,文化传承之美出现在牡丹江市校园里、社区里,特色活动将端午节烘托得氛围浓、滋味足。
欣赏巧手作品
畅游诗画校园里的文化传承
“有谁知道屈原的故事吗?”
“我知道......”“我也知道……”
“原来香包是这么制作的,我也要试一试。”6月7日下午,一场端午主题游园活动在牡丹江市立新实验小学校园内举行。活动以“音”“舞”“诗”“画”的形式融入传统手工艺制作展示,形成五大展示区域,同学们身着汉服沉浸其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悠扬的古筝、二胡声在校园里回荡,为整个游园活动拉开了序幕。来自民乐社团的同学们以传统乐器为媒介,或独奏、或合奏,将端午节的传统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
随着音乐响起,一个个身着传统服饰的舞者翩翩起舞,引得现场的学生掌声不断。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一首首脍炙人口的端午诗词,在校园里回荡。同学们用深情的朗诵,表达了对传统节日文化的敬仰,涵养了家国情怀。
团扇画、国画、剪纸、龙凤字......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凝神屏气、专心致志、“笔”尖传意,描绘出了自己心中的端午节。
“这条五彩绳编得好精致啊,我也想学一学。”纸葫芦、五彩绳、香包等传统手工艺品铺满了展板,同时还有现场制作的同学,吸引了大量学生围观,大家都跃跃欲试地想现场试试。
牡丹江市立新实验小学党总支书记焦旭阳表示:“端午文化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希望少先队员们在活动过程中进一步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能在思接千古的家国情怀中积蓄前行的力量。”
“我用画笔绘端午”
首届香囊文化节文化传承进万家
日前,牡丹江市爱民区大庆街道以端午佳节和第18个“文化遗产日”为契机,在民心广场举办了“文明龙江实践有我‘香囊寄深情,祝福进万家’文化传承我助力”为主题的首届香囊文化节。本次活动由大庆街道庆旺社区党委承办,联动牡丹江师范学院西方语言学院、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区直相关部门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十余支群众文艺团队,为辖区居民携手献上一场文化盛宴。
热情洋溢的开场舞《张灯结彩》拉开了香囊文化节活动序幕,京剧《锁麟囊》、舞蹈《藏族生日》《吉祥》、诗朗诵《又是一年五月五》尽显“银龄”激昂风采;《香囊走秀》、舞蹈《万疆》《红歌连唱》彰显青年蓬勃力量;大合唱《爱我中华》将本场演出推向高潮。
孩子们的端午作品
活动依托庆旺社区省级非遗传承基地的文化优势,在现场设置了制作香囊送祝福的互动环节,特邀非遗文化传承人万老师到广场为居民私人订制传统端午香囊和彩绳等礼品。在老师耐心指导下,居民亲手制作完成象征安康、吉祥、幸福的香囊。社区还为居民在线上开通了抖音直播、悬挂小黄车,现场设立了4个香囊售卖站,社区干部、网格长、高校志愿者、热心居民化身讲解售卖员,吸引大量居民驻足购买。
此外,文明实践站组织志愿者团队开展志愿服务,从防金融理财诈骗、防电信诈骗、养老健康咨询、爱民区旅游宣传到燃气安全使用,在引导居民参与、解答疑问的同时,还组织了“文明知识问答”“垃圾分类小游戏”等互动环节。
浓情端午欢乐多片片粽叶裹温情
“又逢一年端午节,片片粽叶裹温情。”牡丹江市光明社区党委联合新丹溪物业共同开展了“社区邻里同欢庆乐享端午情更浓”系列主题活动。包粽子比赛、制作香包活动、画彩蛋小游戏……让辖区居民感受到了浓浓的节日氛围,共迎仲夏端阳。
活动现场,志愿者们把提前泡好的粽叶、糯米等材料以及剪刀、筷子、线等工具摆放在桌上,吸引了很多退休居民到场。大家围在一起,“老师傅”个个拿出看家本领,老手带新手,大家齐动手。捋粽叶、做漏斗状、填糯米、压紧实、封口、扎捆,一片片清香的粽叶、一粒粒晶莹的糯米,在一双双巧手下,转眼变成一个个诱人的粽子。“我包得好不好呀?这是我第一次包粽子,感觉很有趣,也非常感谢社区为我们提供这样一个体验传统文化的机会。”社区居民刘阿姨说。
在穆棱市,市妇联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志愿者利用图片、视频等方式引导孩子们追溯端午习俗,讲述屈原的故事,了解端午节的起源。随后,志愿者带领孩子们利用卡纸、剪刀、胶棒等工具,剪一剪、贴一贴,一条条中国龙、一把把“粽”情小扇子跃然手上。
志愿者给小朋友们讲述了斗草、撞蛋等端午节民俗游戏的玩法,游戏过程中,孩子们加油呐喊,在欢声笑语里,感受到了中华民族传统游戏折射出浓郁的民俗文化气息。
来源:威虎新闻
撰稿:威虎新闻
校对:崔力克
一审:戚丹峰
二审:康雷
三审:关长友